王虎炤在观礼现场。
\n“现场感受到的震撼和心理的振奋,我要好好和大家分享分享……”9月4日下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重庆涪陵籍抗战烈士亲属王虎炤回到了重庆。刚见到前来接机的涪陵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他就激动地这样说道。
\n王虎炤,他是抗战烈士陈寿珉的外侄孙。1926年,15岁的陈寿珉在重庆江北治平中学就读,那时便积极参加学运。后来,他深入群众宣传革命,不断组织农民武装,深入工厂和街道进行革命活动,期间经历了被捕入狱和多年伤病。到1937年,领导批准他回家探望阔别10年的父母,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他选择了继续奋战在前线,直至1943年,他英勇牺牲,终未结婚成家。
\n“从到了北京入住酒店,到凌晨时分乘车前往天安门广场,再到9月3日晚上观看文艺演出……我觉得每一步都非常让人感慨。”王虎炤说,在此期间,所有与会嘉宾都见到了党和国家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亲历之后就会感觉到,非常不容易。”
\n让王虎炤格外感慨的还有一个小细节。他们到了北京住下后,很快就收到了酒店特别准备的一件小礼物——一面手工绣制的湘绣五星红旗。“作为重庆人,一看到手工绣制的红旗就想到了《红岩》,想到了江姐在狱中带领大家绣红旗的故事和歌曲。这份礼物太珍贵了。”王虎炤说,他也把它带回了重庆要好好保存。
\n王虎炤在观礼现场。
\n“我是听着陈寿珉的事迹长大的。”王虎炤说,这次作为烈士后人受邀观礼阅兵,最大的感慨就是,在整个抗战过程中每一个个体可能都只是“一滴水”,但80多年过去、国家强大之后,他们和他们的后人依然被铭记,这格外令人感动。
\n“他投身革命洪流,奋斗不息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王虎炤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强大了,这次阅兵向世界展示了我们保卫祖国、保卫和平的决心和能力;接下来,自己也将立足本职岗位,不负先辈荣耀,听党话、跟党走。
\n与此同时,王虎炤还特别提到,自己的一对双胞胎儿子正在读大学。“我也会把我的感受跟儿子好好讲一讲,我们家的革命家风一定要好好传承下去。”
\n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受访者供图
炒股配资服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